新聞中心
一直以來我們常常對管理有兩個誤區(qū),一種是認為管理就是權謀、心機、控制團隊;另一種是則認為管理就是計劃、組織、控制、協(xié)調,最終生產(chǎn)出目標產(chǎn)品。持第一種觀點的人多半是官場小說看多了,第二種觀點則多出自傳統(tǒng)的可計量產(chǎn)品生產(chǎn)管理,事實上管理是一門技術同樣是一門藝術,包羅萬象,對它的內涵很難一言以蔽之。
彼得.德魯克先生是享譽世界的“現(xiàn)代管理學之父”,最近拜讀了他的著作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感觸頗深,正如德魯克先生說的一樣,管理是一門博雅藝術,讀完本書之后愈發(fā)覺得管理的博大精深以及管理學的魅力。
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(fā)展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知識技術型工作,這類工作不同于傳統(tǒng)的體力工作可以通過各種指標去計量考核和各種程序進行質量管控,知識技術型工作的工作量難以量化,用傳統(tǒng)的評價體系無法對其工作進行評估和考核,彼得.德魯克的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就是針對這一問題應運而生的,書中提到的“知識工作者”正是我們,“知識工作者”的管理必須學會卓有成效,如何做到卓有成效,主要要做到以下幾點:
(1)掌握你的時間
對于任何“知識工作者”而言,時間都是稀缺資源,只有善于管理自己的時間才能實現(xiàn)卓有成效,盡量利用整段時間,避免碎片化的時間,能夠較好的提高效率。
(2)我能貢獻什么
對于一般人來說常??紤]的是我被安排了什么工作,我能做什么,但在團隊中詢問自己我能貢獻什么,才是一大進步 ,這種思維讓我們不再是一個被動的員工,而是成了自己的管理者。
(3)發(fā)揮他人特長
管理者務必要知人善任,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(jīng)過去,只有充分發(fā)揮團隊中每個人的特長,才能提升團隊的成效。
(4)要事優(yōu)先
管理者每天都會遇到各種紛繁雜亂的事情,分清楚那些事情是重要的才能避免被瑣事纏身,走偏方向。
(5)有效的決策
管理者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應該就是決策,如何決策是每個管理人員都要思考的問題,決策過程中既要廣泛征求意見認真分析,但是也要有乾綱獨斷的魄力。
以上是該書的主要概況,但在讀完這本書之后讓我覺得耳目一新的則是另外四個觀點:
(1)常常詢問自己在團隊中我能貢獻什么
“貢獻”這個詞在日常中感覺過于高尚,所以常常被束之高閣,但是書中提到管理者要常常問自己“我能貢獻什么”,這絕對是一大進步,因為當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實際上你的思維已經(jīng)變化了,你不再是和尚撞鐘的思維,你在以團隊的視角在審視當前的任務,為了團隊總體目標和績效在推進工作,如果團隊成員都有了這樣的思考,那每個人對于任務的系統(tǒng)性和自己工作的重點都將有更高層面的認識,自然團隊的效率就會提高。
(2)管理你的上司
日常工作中我們習慣了被領導,書中提到“如何管理你的上司”,一定程度上讓人耳目一新,也讓我們認識到的一點,上司也是人,也有長處和短處,充分發(fā)揮上司的長處,盡力彌補其短處,工作中不唯命是從,了解和分析上司的工作方式,必要時提供相關建議,這樣才能保證團隊決策及團隊工作的有效性。
(3)利用他人長處
“借他人之長”這個觀點我們都知道,但是實際工作中我們卻不知道怎樣做,往往考評中都是缺點的扣分項,以缺點來考評團隊成員,并未關注成員的優(yōu)點,書中提到日本的管理辦法,考評制度制考評優(yōu)點而忽略缺點,這個方法在發(fā)現(xiàn)員工長處中值得借鑒。
(4)三個臭皮匠不如一個臭皮匠
“三個臭皮匠,頂一個諸葛亮”這是典型體力型勞動的管理思維,在實際知識工作者的團隊管理中不見得如此,如果不能很好的組織管理,往往是三個臭皮匠還不如一個臭皮匠。
以上就是讀完本書后的一些感想和體會,這本書改變了我對暢銷書的一貫想法,其中很多觀點讓人受益匪淺,本書值得再讀一遍。
中恒EEECC
電話:028-86672651
傳真:028-86672652
郵箱:zhxc@eeeccl.com
地址:中國·四川省·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(qū)東大街97號1棟1單元